溫度適宜、設施多樣、玩伴眾多,商場、超市內外的大大小小兒童游樂場非但是孩子們的喜愛,也成了家長購物歇腳之余讓孩子們放松身心的優選場所。
家長們之所以對這些兒童游樂場頗多青睞并非毫無根據。一方面,在家長們看來這些依傍商超而生的兒童游樂場一準兒就是它們的一部分,商超方面肯定會視如生命,全力把好設備準入關,同時會不遺余力地加強設備養護和工作人員教育。另一方面,這些兒童游樂場所大都處于熙熙攘攘的鬧市地帶,且其經營的又是事關孩子人身的特殊行業,肯定會納入相關部門的監管“法眼”的。如此看來,前有“把關員”,后有“站崗兵”,兒童游樂設施的衛生當然會不在話下。
不過,現實卻是無情地擊碎了家長們的美夢。這些棲息在商超內部或者周邊的兒童游樂場基本清一色與商超沒有什么血緣關系,開設于此無非走的是以租金換人氣很后賺錢的商業化路子,這樣來看之于商超這個鐵打的衙門,這些游樂場所也就是流水的兵,寄希望于商超如同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樣捍衛它們的聲譽無異于癡人說夢。令人大跌眼鏡的事還遠遠不止這些,對于家長關心的兒童游樂場的衛生和等問題,商超方面擺出一副“言之鑿鑿”“無計可施”的態度來尚且罷了,但是安監、質監、工商、衛生等部門不該無動于衷吧,然而事實卻偏偏是它們對此也毫無辦法。
對于兒童游樂設備場所的監管真空,我們不應該過多地譴責這些職能部門。常言道,法無禁止即可為,在未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出臺之前,它們的介入名不正、言不順,恐難逃越俎代庖之嫌。倘使某一部門真的介入其中,就要面臨一些令他們頭疼的問題,諸如監督檢查的依據在哪、設備設施的標準幾許、處罰的力度幾何等等,解決不好這些問題,那么介入其中僅憑滿腔正義和一身熱血的拍腦門一想便去抉擇,解決不了任何實質性的問題。
兒童經濟的火爆催生了兒童游樂市場的繁榮,這一客觀事實我們必須承認。兒童游樂市場監管缺失則不亞于給埋了一顆定時炸彈,這又不能不令我們看待兒童游樂場的目光里飽含憂慮。說到底,這個問題也簡單,法無可依是很大的攔路石,將其移除,羈絆自然而然也不復存在。
監管滯后并不可怕,實踐的正反面經驗于我們大有裨益。無據可依倒逼我們要快速走出監管真空,將落實監管提上日程。我們可以廣泛調研,可以集思廣益,可以提煉升華,并通過法律法規的形式對相關內容予以明確界定。當游樂設施設備設計有原則、生產有標準、出廠有檢驗,當設備操作人員崗前有培訓、持證方上崗、揣在心,當維保有周期、檢查無死角、跟蹤全天候,當監督有依據,處罰有力度,整改果的時刻來臨時,我們追逐著孩子在游樂場中盡情玩耍的目光中將滿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