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游樂設施的遍地開花,監管要跟得上,變事后追責為事前監管,變事后嘆息為事前警惕。畢竟,事后再有雷霆行動,也難以挽回生命。
游樂場發生事故并不鮮見,4月6日,河南長垣縣一處“太空飛碟”大型兒童游樂設備運行中旋轉桿突然斷裂,19名游客受傷。時隔不到一月,類似事故重演,不能不令人警惕和省思。事發后,游樂場關閉,業主被控制,調查事故原因,已是標配三部曲。按理說,這種邏輯演繹很正常,但為何非要等到出事才反思?
事實上,長垣那起事故的發生有其必然性。“太空飛碟”系非法生產、非法安裝、非法使用,還不是常駐設施,而是和游客一樣“逛”廟會的“趕集”游樂設施。既是“三非”,又倉促上陣,監管部門事前在哪里?平陽這起事件,監管部門雖早早介入,卻不排除昧心放行。
統計顯示,近年來,我國大型游樂設備每年增加約1500個。與之對應的是,監管往往失靈,不是疏于檢查,就是檢查不到位,以至于三無設備大行其道。有建議,對此,不能依靠運動式執法,要多部門聯合發力。游樂設施是游戲,但監管不可兒戲,經營者更不能有游戲心態。面對游樂設施的遍地開花,監管要跟得上,變事后追責為事前監管,變事后嘆息為事前警惕。
近期質監有關部門就進行了應急演練現場模擬游樂設施發生故障,工作人員開展救援。
演練內容是大型游樂設施“叢林飛鼠”在運行中發生故障,導致乘客滯留在半空中。接到情況反饋后,公園管理處指揮人員啟動應急救援預案,趕赴現場,一邊對被困人員實施救援,一邊指揮救護隊員搶修設備等。據悉,此次演練活動是對全體操作人員的事故應急處理知識的再教育。
暑假即將到來,游樂場是孩子們的樂園,但是如果正在運行的游樂設施突然出現故障怎么辦?這就很考驗管理部門的應急處理能力了。為了保障兒童游樂設備運行,市質監局聯合多部門在城東公園開展大型游樂設施應急救援演練,以檢驗管理人員事故應急處置能力。
畢竟,事后再有雷霆行動,也不能挽回生命。把好關也許不能完全杜絕事故發生,但總能減少悲劇出現。